您的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决策参考201505期
来源(作者):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15-11-17 11:16:01
 

决 策 参 考

 西安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编印 2015】第5期(总第5期)

本期要目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图解)

促进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重拾“对‘手’的教育”是对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价值的基本尊重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 推进高校转型建设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使近年来一直在实践层面进行的将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变为应用技术大学,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正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战略,成为政府政策明确推进的重要工作。如果将这一文件放在中国社会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我们会发现,其剑锋所指并非仅仅是那些需要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性的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再造,是政府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社会发展新时期所凝聚的新挑战,履行职责,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第三级教育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当前来看,这一文件的出台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政策。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教发[201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基本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的改革。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转,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型创业人才培养取得重大突破,将一批高校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转型的主体是学校。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试点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高校转型内生动力活力,带动更多地方高校加快转型步伐,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转型的责任在地方。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制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区域内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工作。

三、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

3.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转型高校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扬民主,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将学校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

4.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5.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增强把握社会经济技术重大变革趋势的能力,加强战略谋划和布局,实现弯道超车。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促进新技术向生产生活广泛渗透、应用,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当地深入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优势。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

6.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转型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合作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7.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8.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转型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员。

9.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10.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11.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提高招收在职技术技能人员的比例,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适当扩大招收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的比例。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

12.广泛开展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线劳动者技术提升、技能深化、职业转换、城市融入的需求,大力发展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继续教育。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加强与行业和领先企业合作,使转型高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顺应传统产业变革的换乘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池。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试点高校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应当将技术技能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教育部制定有关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试点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办法应当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以省为单位报教育部备案。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1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15.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打通先进技术转移、应用、扩散路径,既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动,又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联动,广泛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

16.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学习者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

17.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各地要结合本地本科高校的改革意愿和办学基础,在充分评估试点方案的基础上确定试点高校。试点高校应综合考虑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省级改革试点方案要落实和扩大试点高校的考试招生、教师聘任聘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18.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强化对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与专业教育的符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考察,鼓励行业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价。制定试点高校扩大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改革方案,支持试点高校依法加快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支持地方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

19.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存量调整,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将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相关人才支持项目。在国家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中适当增加试点高校选派计划。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作用,与国外相应联盟、协会开展对等合作交流。

20.加大改革试点的经费支持。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中央财政根据改革试点进展和相关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专项资金,适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奖励。高校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实习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倾斜。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投入。

21.总结推广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案例,有计划地推广一批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

22.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和舆论环境。加强对转型发展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举办转型试点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和师资培训班,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试点经验。

根据本意见精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2015年10月21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图解)

正文见链接http://www.moe.edu.cn/jyb_xwfb/s7600/201511/t20151115_219018.html

促进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就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记者就此专访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指导意见》起草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答: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都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2013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开展了《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近两年来,组织有关部门、高等学校、行业企业和专家学者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案例、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我驻外使馆教育处组、行业企业以及经济、教育、财政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的国家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高校等各方面意见建议,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20157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指导意见》。20151023日,《指导意见》由三部门正式印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记者:《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转型发展的任务?

  答:转型发展涉及到高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教学、师资结构等方面,是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

  一是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二是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动结构性改革,包括以校企合作治理为特点的治理结构,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以适应产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中高职有机衔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科技创业型人才培养。

四是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试点高校全面融入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先进产业技术的转移、应用、积累和创新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等各个层面,推动试点高校提升应用驱动、实践驱动的创新能力。

  记者:《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具体配套政策措施,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答:指导意见针对当前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旨在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一是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考试招生、专业设置、职称评定、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试点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加大对改革试点支持力度。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加强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

  三是加大改革试点的经费支持。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中央财政根据改革试点进展和相关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专项资金,适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奖励。

  记者: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有序推进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答: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条件较为成熟的省市已经先行一步启动省级改革试点。一年多来,社会共识更加凝聚,路径更加清晰。特别是过去几年来涌现出来的转型改革典型学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正在破题,地方高校办学活力大大增强。这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变化,既丰富了顶层设计的内涵,又强化了改革探索的实践支撑,为下一阶段转型发展改革试点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力争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改革试点统筹指导。将转型发展作为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各省级政府转型发展的责任主体,支持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加强高等教育的统筹,有序开展改革试点,科学制定省级试点方案;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促进改革试点落实“真目标”,实现“真转型”,确保“真效果”。

  二是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转。制定试点高校扩大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改革方案,支持试点高校依法加快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支持地方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

  三是总结推广试点典型经验。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案例,推广一批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步,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更会引发深刻的观念变革和理念创新,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看,又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当前,各地和高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行业企业是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评价转型成效的主体,希望行业企业能积极参与到转型发展改革进程中来,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合力,也希望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这一改革,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重拾“对‘手’的教育”是对我国当

代应用技术型大学价值的基本尊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已站在了“而立之年”的节点上。30多年的沧桑巨变,成就了地方高校人的办学梦想,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高校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愈加严重,“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的“三低”状况日益加剧,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迫切需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重拾对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尊重。恰逢其时,国家三部委“22条转型发展”重大决策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对‘手’的教育”的理性回归。为此,笔者概括为“五个重拾”:

  一是重拾“迷失”的当代大学价值。也就是解决当代大学价值使命的问题。世界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及我国少许地方本科高校业已转型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以培育“动手能力”为核心的专才教育,是强调“实践性”的教育类别,而非教育层次,更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只是分类定位不同。其肩负着“四大使命”,即: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创业和区域发展、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价值使命。从而实现“四个转变”,即:把地方高校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二是重拾“迷失”的学习者属性。也就是解决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服务主体的问题。学习者的属性决定大学的形态,引领大学价值导向。笔者一直认为,大学的学习者有“五个身份”,也就是有“五个属性”,即:受教育者、投资者、消费者、决定者(支持与颠覆“双重角色”)、成长者。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的第一“顾客”,教育者理应从“功利”回归“平凡”,以德化人,以情感人,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心理、尊严与灵魂,让心理更健康、让尊严更体面、让灵魂更纯洁,为学习者不断创造成长成才成功的价值,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职业人,而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正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基本价值的集中体现。

  三是重拾“迷失”的培育模式。也就是解决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育模式的问题。学习者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历程,而应用技术型教育仅是整个成长环节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和转折点,其培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前衔后接”的奠基,需要与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融通。也就是说从幼儿园、小学至高中都应强化“对‘手’的教育”,让学习者从小享受“动手”的乐趣,把基本生存技能、日常生活技能、文化传承技能和技术创新技能贯穿学习者成长的全过程,让动手教育呈现出潜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推进应用技术型高校真正建立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实现“三个对接”,即: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真正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到实处。

  四是重拾“迷失”的师资保障。也就是解决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请谁来教的问题。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师资是基础保障。笔者认为,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把师资分为理论教育岗与技术教育岗“两大类”,并按“存量教师”和“增量教师”综合考虑。存量教师主要指现有传统师资培训提升技术教学能力的教师,增量教师主要指新增师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行业且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重点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绩效考核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实现“两个转型”,即:教师知识结构转型和能力结构转型。

  五是重拾“迷失”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解决我国当代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动力不足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起步晚,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利益攸关方的权益、地位、作用缺乏法规保障。“三部委22条”,为转型发展定做了“压舱石”和“定心丸”,明确办学方向和运行机制等重大事宜。推进落实“四个自主权”,即:考试招生、教师聘任聘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按“两个标准”,即:应用型高校设置标准和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绩效评估。加大“两个支持力度”,即: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从而使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认同,使来之不易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伴随着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批又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必将会找回“迷失”,重塑尊重和尊严,焕发“而立之年”的活力,成就转型发展的梦想,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当代大学之林,令国际高等教育刮目相看!(作者牟延林,重庆市教委副主任)

转型发展将筑实高校分类体系根基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需要确立部分高校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构建产业新体系,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期,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使高校分类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步伐,并将有效增进教育与社会的契合,满足人们的多元成长需求。

高校模式趋同是一个实践性难题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是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其实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过相关的要求,只不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使得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越来越突出。

  过去我们的高等学校也有体系,如“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高校、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高校和其他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等,只不过这些分类的层次色彩太浓,致使大家盲目升格、求大求全。

  高校分类问题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实施。为什么高校分类难以形成共识?因为结构是客观的而分类主观的,把复杂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类,怎么分好像都不尽人意,看似简单却总难有进展;为什么高校定位难以落实?因为好的标准单一,谁不想更上一层楼,谁不想奔个更高的目标;为什么高校趋同现象必须解决?因为大学已走出象牙塔,高等教育需要融入社会。因此,高等学校需要以自己的特色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功能在不断扩展,高等学校从单一的传统大学模式走向了多样化办学模式,而其中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最具活力。在发达国家的高校体系中,应用型高校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德国的工业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法国的工程师学校、英国的城市大学和多科技术大学、美国的专门学院等,它们有些还进化成举世闻名的研究型大学或最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

确立应用型高校类型是奠基性的制度安排

  十几年来,围绕高校分类产生过不少的方案设计,但都难以实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理念无操作,很好的思想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安排。这次,《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顶层设计、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等,就是一种很务实的制度安排——不仅提出方向,而且给出实施路径。这种安排必将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要明确,转型发展是国家战略。转型发展不仅是理论概念,更是行动实践,是基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与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国家重大战略有呼应关系;是关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的重大调整。相关高校对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有深刻认识。

  其次要清楚,转型发展有顶层设计。国家发展不仅需要坐而论道的理论家,而且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目前,我国学者发表论文数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引用率世界第四,但我们还不是创新型国家,我们的制造业总体距产业链前端还有差距。部分高校转型发展是对我国高校体系的重新设计,而推动的重点就是应用型高校建设,这也是我国目前高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一整体设计包括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治理结构、学科专业、人才模式、师资队伍、招生考试、评价制度等多个环节。

  第三要知道,转型发展依据强大的社会需求支撑。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有700多万人,压力很大。可按当年价格,笔者计算了国内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的比值,结果分别是19936.1920037.2320138.14,变化并不明显,甚至经济增长还高于教育增长,可见二者的不适应主要是结构和观念问题。毫无疑问,作为世界加工工厂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将为应用型高校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要明白,转型发展基于众多高校的发展愿望。在国家出台部分高校转型发展政策之前,许多地方高校基于社会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已开始自发探索起“服务型、应用型、技术技能、行业特色、区域特点、创业型”等多种新型高校发展道路,殊途同归,驻马店共识的取得即表明了这部分高校的共同心声。

转型发展重在实践

  这里的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转型高校要加强实践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二是这种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培养真正满足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方向、理念有了,落实、实施就成为关键,而这仍需要改革创新。改革的主要方面有:

  教学模式。现代技术需要遵循科学原理,不知原理技术很难进步;技术又是习得的,需要真实环节训练。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是应用技术大学最基本的育人方式。所以,《指导意见》规定的实训实习课时必须占专业教学总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等具体措施,就是要用制度性因素来保证实践环节教学。

  办学模式。它非常关键,制约教学模式,我们常说的千校一面指的就是办学模式,我们的高校转型是否成功也主要看办学模式。我们现在倡导的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希望能在办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实现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治理模式。应用型高校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需要积极开展与产业、企业的合作,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办学模式,更是一种基本的治理模式。这类学校需要多方共治,我们需要把管理的思维转向治理。省级政府要支持转型高校开展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教育集团等改革探索和建设。

  教师标准。转型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和产业视野,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呢?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上世纪新产生的一类高等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有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的兼职教师,注重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因此,转型高校需要调整其教师结构,在岗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或开展定向培训,新进教师应该有产业工作背景,还需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建设带头人或兼职教师。新型高校需要新型教师。(作者马陆亭,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 推进高校转型建设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它是人口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历史、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并引领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必须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的多样化特征与就业能力的提高。

  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和入学规模扩张产生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等因素,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量。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大规模应用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对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20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纷纷超过50%,产业结构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加之二战结束以后的婴儿潮推动,1970年前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选择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以优化平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

  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技术创新也具有创造性破坏的特点,沿着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描述的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创新活动创造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另一方面创新活动将破坏原有的一些技术、业态和产业。由于既定时期的高等教育总是适应当期的技术、业态和行业,当技术创新产生了破坏效应,原有的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如果不适时转型调整,将难以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创造性破坏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递减和老龄化的加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相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诸多重大发展战略,既意味着我国未来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增长点,又可能会对旧有的技术、业态和产业造成破坏性效应。适应原有技术、业态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将面临创造性破坏效应的冲击。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因素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部分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出现滑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适时推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然要求的重要举措。

  我国已经具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地方高等院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的生源危机不断升级,部分院校在招生阶段甚至面临“零投档”的困境,生源质量不断下降。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的发展危机,根源在于其外延式发展道路,办学定位与综合性大学趋同,办学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能力薄弱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失衡。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普通高等学校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推进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一是要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在落实中央教育方针和把握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方面,省级政府具有较大的行政和财力优势。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责任,实质上是在省域范围内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更好地引导地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二是要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管理模式的同质化导致地方普通高校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同质化。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强化试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要在规范省级政府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管理和评价相分离,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三是要创新试点高校经费筹集模式。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探索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高校转型过程中的发展经费筹集引入PPP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办学的积极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中央适时提出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转型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据测算,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2200-3300万人。能够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必然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向应用型方向转型为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提供了新的政策红利。转型院校需要调整办学目标以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将自身优势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在保障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的“保本增职”,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借助转型优势将办学危机转为新的发展机遇。(作者史薇陈建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条:决策参考201506期 下一条:决策参考201504期

关闭

Copyright @ 2012-2019  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