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决策参考2015年第1期
来源(作者):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15-06-02 15:38:13
 

决 策 参 考

 西安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编印 2015】第1期(总第1期)

本期要目

新华社: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西安被中央深改办列入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

2015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重要观点摘录

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新华社: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党中央正在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期间专门召开了这次座谈会。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习近平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习近平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摘自中国证券报20150529)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摘自新华网)

西安被中央深改办列入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

55,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同意武汉市等七个省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会议要求,试点区域要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创新,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

建设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件大事,对我省推进全面改革,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总体方案》主要内容是:

1、基本定位。一是改革试验要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根本目的,着眼依靠创新推动发展,依靠改革推动创新;二是改革试验要围绕四个全面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等重大部署,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举措;三是改革试验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领域改革,实现重点突破。

2、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四条基本原则:问题导向,紧扣发展;系统设计,统筹布局;全面创新,重点突破;强化激励,人才为先。以3年创新改革任务为节点,完成两个层面目标:一方面,试验省市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上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一年一批任务,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滚动。另一方面,试验省市率先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主要任务。着眼从三个层面:一是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重大改革部署已明确了具体方向、需要落地的相关改革举措;二是目前明确了基本方向、突破性更强、改革难度更大、在面上推开有较大风险、需要中央授权地方开展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三是国家各类改革试验中正在探索、取得成功、需要局部试验和推广的改革举措,以及地方在自主事权范围内自主提出、对其他区域有借鉴意义的改革举措。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二是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三是探索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有效举措,四是探索深化开放创新的有效模式。

4、试验布局。在京津冀、广东、安徽部分地区和上海、武汉、西安、沈阳市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5、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对由省级政府上报的各地《试验方案》进行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完成情况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组织考核。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已将修改后的《总体方案》上报中央,待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后,将及时召开启动创新改革动员大会,加快《总体方案》的实施。

(摘自国家发改委网站)

2015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重要观点摘录

319,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省政府召开,省教育工委李仲为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全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贯通,校企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相关实质政策有进展。

会议要点摘录:

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一定规模,力争从业人员基本每年接受一次继续教育。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加快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职业院校可在编制总数20%内自主聘用具有专业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任教。(摘自《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要求,结合陕西实际,下一步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20年,在中等教育层面上,实现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层面上,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也就是中职教育在校生保持50万人左右,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60万人左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一定规模。我省将按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全面实施分类考试招生,主要政策措施是: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单独招生、面向“三校生”单独组织的省级统考,力争招生规模今年达到在陕招生计划的50%左右,到2017年成为主渠道。去年我省已经确定14所本科院校开展转型试点。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要求和教育部的意见,加强对试点院校的指导,在招生计划、经费投入、项目安排、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试点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健全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革教学评鉴方式,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省将对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允许职业院校在编制总数20%内自主聘用具有较高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人才,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政策。这里,我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制度,这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举措,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使这项政策落到实处。今年,我省将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各地要抓好落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还要适应城镇化趋势,深入研究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按规定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重要问题,进一步落实好相关政策。

(摘自庄长兴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形成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人力资源市场相互沟通的陕西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2017年前,初步构建起陕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以中、高、本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线纵向贯通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高职和本科院校学习的比例。探索制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职业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教育。完善教师聘用制度,从企业引进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规划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实施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全面达标。

 (摘自陕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

当前,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日益显现。这场“教育革命”的最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

面对信息化教学和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双重诉求,我国必须利用“互联网+”战略对教师教育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才能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开放教师研修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关乎国家富强、民族素质提升的战略高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当前,在云技术、大数据、慕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冲击下,教育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日益显现。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教育”呼之欲出,并期盼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这场“教育革命”的最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

今天的学生大多是伴随着新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被计算机、游戏机、数码相机、手机等数字工具包围,信息技术对他们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影响巨大。长期处于数字化环境中的学生被称为“数字土著”,他们具有多源头快速接收信息的能力,擅长多任务和平处理,喜欢图片、声音和影像,但也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在教室进行教学活动不再是唯一的途径。他们期盼更灵活的学习进度,更多的个体学习机会,更高频率的使用数字资源,甚至更多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定位设备、传感器和实体性学习资源。对于教师来说,传统的在教室环境近距离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方式,已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面对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师难以指导和评估学生,难以预测学生的行为,难以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因此,迫切要求广大教师了解“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以适应“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教师教育模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需求正在从数量到结构和质量的转变;二是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正在从学历达标到素质提升转变;三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正在从单一技能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社会对教师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就需要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改变,而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变革显得尤为紧迫。

美国可汗学院创新的“翻转课堂”模式,以及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校引领的“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成为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促进教育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案例。面对信息化教学和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双重诉求,我国必须利用“互联网+”战略对教师教育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才能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开放教师研修环境。

——强化师范类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建构适应“数字教师”需求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对现有教育教学流程和方法进行重构,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等的智能化。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教学信息、资源信息、科研信息等进行开放,使各类信息透明呈现和流转。建设一批支持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室,开展3D打印、机器人、虚拟实验、录播教学等实践教学,构建能够满足“数字教师”培养需求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数字资源,让职前教师充分体验并享受“智慧校园”。

——建设全国性教师研修公共服务体系,研发能真正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在线课程,重构我国教师研修模式和体系。围绕中小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师日常的工作需要,研发和推广教师教育培训在线课程,形成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标准和开发流程。利用教师教育支撑平台速度迅捷、范围宽广、体量庞大、双向互动的优势,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方式,提升教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让教师“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在线研修活动、教学实践支持成为可能,逐步形成全国性的教师研修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教师教育与各类培训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师范院校校内、师范院校之间以及与各类培训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共享,形成跨越职前、职后的课程内容有效衔接。发挥师范院校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培训模式等方面与培训机构的有效协同。在课程共享、区域合作、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打破传统教师教育模式单一、封闭的格局,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我国教育规模巨大,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落后于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教师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教师教育的工作目标正逐步从满足教师规模扩张的需要,逐步转向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研究和实践能力俱佳的新型教师。在教育领域全面落实“互联网+”战略,创新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信息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迫切要求。

(摘自教育部网站)

呈送: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 

   2015年6月1

上一条:决策参考2015年第2期 下一条: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关闭

Copyright @ 2012-2019  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