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决策参考201602期
来源(作者):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16-04-07 15:27:49
 

决 策 参 考

 西安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编印 2016】第2期(总第8期)

本期要目

国家、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摘录)

高校转型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 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六所样本


规划参考

国家、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第三节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五节 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5%45%。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45%以上,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外向度达到15%以上,富裕陕西建设提高到新阶段。 
  ——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0%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20万人。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物价指数保持稳定,和谐陕西建设迈上新的境界。 
  ——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现代化。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法治陕西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8%。政府管理运行水平明显提升,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省级重大文化项目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陕西特色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制度基本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超过45%,治污降霾取得显著成效,关中、陕北、陕南优良天数分别达到275天、290天和295天以上,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美丽陕西建设展现新的景象。 

   第五章 推进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

   第二节 加强科技创新

   强化知识创新。加强管理、信息与通讯、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品牌学科和精品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增强技术创新。依托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100个产业技术联盟。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

   第三节 强化产业创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实现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创新重大专项,在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民用客机/货机、无人机、增材制造、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及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及应用、DMTO(煤制烯烃)、生物育种、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及示范应用,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七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复制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完善市场化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构建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支持众包、众筹、众创、众服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达到500家。

   第八章 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行“带项目引人才”方式,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55万人。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资本运作的企业领军人才。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第十一章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第一节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 

坚持优煤、稳油、扩气,打造新能源、电力外送、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继续巩固能源化工产业支撑作用。坚持三个转化,推进三个围绕,建设能源强省。提升十大基地十大园区建设水平,培育一批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转化产业集群,带动能源装备制造、能源金融贸易、能源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陕北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关中抓好能源接续区建设,加速聚集能源配套产业,打造丝绸之路能源贸易金融中心;陕南以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天然气开发,适时建设火电支撑电源。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有色冶金。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钛、钼、铝、镁、铅锌、钒、稀有及黄金等贵金属精深加工,构建煤铝镁深加工等载能产业链,打造钛谷钼都钒都镁都。推进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食品加工。以食品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精品粮油、果品、乳制品、肉制品、烟草、方便食品等特色优势产品,做大做强本香、爱菊、海升、银桥、红星等品牌,打造西部绿色生态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纺织轻工。加强西安、咸阳、宝鸡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替代纤维、差别化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提升功能性服装竞争力,建设西部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积极研发日用洗涤用品、食用级塑料、工程塑料等日用品。 
  
建筑建材。巩固提升陕西建筑品牌优势,推动大型集团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一体化发展,鼓励走出去拓展境外市场。重点发展结构部品、保温、防水、装饰等节能环保材料,做强关中新型干法水泥基地。到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以上。 
  
第十二章 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 
  
实施工业强基战略。围绕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子信息等具有比较优势领域的四基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示范工程,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到2020年,力争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实施百万辆汽车工程,突破整车控制、深度混合动力等关键技术,构建整车制造、关键零配件、售后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打造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 
  
航空。积极推进新舟60/600系列化、新舟700研制、运八民机改型、民用无人机研制和产业化,扩展Y20C919ARJ21AG600等重大机型配套业务,带动航空维修、航空客运、航空物流等产业发展,建设全球最大的涡桨支线飞机研制生产基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航天。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航天运载动力,构建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产业链,打造国内领先的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能源装备。推进输变(配)电、油气钻采输送、煤炭采选等传统装备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风电、地热、核电、氢燃料电池和新型储能装置等新兴装备。加快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研发,推进特(超)高压输配电设备集成化。推进大型高效能量回收系统关联技术及成套机组的开发利用。
  
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积极发展高精、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突破智能数控系统、在线远程诊断等先进技术。加快掌握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成果产业化,扩大应用范围应用。到202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提高整车设计制造与试验验证能力,加快关键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加强列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和工程化应用。重点发展网络控制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市域快轨信号系统、碳化硅IGBT芯片、高功率密度电机等。 
  
现代农业机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提升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水平及研发检测能力,突破大型发动机电控系统,高性能大型穿凿机械驱动、液压系统等技术,重点发展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精密播种机、中高端粮食烘干机、秸秆收获机械等。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发展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精密工模具。推广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技术,推动制造向柔性、智能、精细、绿色转变。到2020年,智能装备占比超过50% 
  
第十三章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提升北斗导航、网络通信、物联网、图像处理等领域芯片设计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物联网、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和激光等产业,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4000亿元。 
  
增材制造。加快材料、数字化设计、快速成型、关键部件等技术开发应用,推进3D打印及智能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产业化,培育增材制造全产业链,依托渭南高新区和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增材制造示范基地。 
  
新材料。聚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核电、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需求,做大做强钛、镁、铝等轻质合金为主的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以钼及贵金属为主的高端金属功能材料;延伸超导、陶瓷基、电子级硅材料等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攻克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相关技术,力争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产值1600亿元。 
  
生物技术。以强生供应链西安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突破单克隆抗体、多肽药物、控缓释制剂、靶向制剂、良种繁育等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加快建设西安高新区草堂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形成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生产基地。支持陕南建设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基地,支持杨凌建设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研发生产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绿色环保。大力开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监测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水体与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节能与清洁生产等装备。强化环境治理专业化运营,鼓励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和自动连续监测的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运营。到2020年,实现产值600亿元。 
  
第十四章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金融。壮大地方金融,加快构建贷、投、债、股、信、险、财、租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支持长安银行、秦农银行、西安银行拓展业务,支持西部证券、开源证券、陕国投、长安信托、西部信托、永安保险等转型升级,支持陕西金融控股集团和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多元化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新三板挂牌。 
  
物流。提升西安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四大平台功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提升西安全国物流节点城市辐射能级,强化宝鸡、延安、榆林、安康等重要物流节点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示范园区。 
  
信息服务。发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优势,推进西安、咸阳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建设。深化电子政务应用,重点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等服务平台。发展信息增值服务,大力培育网络娱乐、数字出版等服务新业态。提升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功能。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
  
旅游。深化同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国家间的旅游合作,共建丝绸之路国际黄金旅游带。积极开辟空中丝路航线,新增3-5个国家5A级景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成国际红都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秦岭、黄河国家公园,打造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渭北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河风情旅游带。推进31个文化旅游名镇和450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 
  
电子商务和商贸。引导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建好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入村工程,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依托重要流通节点城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加快打造3-5个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重点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和10个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 
  
健康养老。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健康养老设施,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营养辅导、母婴照料等专业机构,培育大健康产业链。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支持秦汉新城、户县、华阴等打造全国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
   
第四十四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双高双普目标;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全省普通高中全部达到标准化。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计划,推进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力争到2020年,5所高校跻身全国一流大学行列,50个学科、200个专业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融合。增强教育发展改革动力,加强教育经费保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招生制度、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公民学习账户,建设学习型社会。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

第四章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121”,实现“135”。“121”就是“一起点两高地一都市”,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135”就是“一率先三跃升五增强”,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经济外向度的三大跃升,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五方面能力大幅增强。围绕总体目标,确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

  经济实力实现跃升。实施“经济总量跃升计划”,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达到9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投资引领支撑作用继续发挥,年均增长1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地方财力持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累计分别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5%;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创新驱动长效机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6%;军民融合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全市技术成果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3%

  生态文明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发展主基调,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6%,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25.5立方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00万亩,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中省下达任务,森林覆盖率超过48%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50家,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达到100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30%。开放融合发展能力及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第二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西安新型产业体系

  按照“优化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传统提升与新兴壮大并举,统筹全市产业布局。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壮大现代和新兴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西安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

  第五章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立足西安的资源禀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五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一心、两带、七组团、十板块”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一心”,即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和支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两带”,即高技术与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带、文化旅游休闲与现代物流产业带;“七组团”,即在高技术与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带上,形成阎良航空产业组团、高陵装备制造业组团、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经开区先进制造业组团、沣东统筹科技资源产业组团、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组团、航天基地航天产业组团等“七组团”;“十板块”,即在文化旅游休闲与现代物流产业带上,形成临潼旅游产业板块、临潼现代物流板块、国际港务区国际物流商贸板块、浐灞生态与国际合作板块、曲江文化板块、引镇现代物流板块、汤峪休闲旅游产业板块、终南文化旅游与健康养老产业板块、草堂文化旅游产业板块和楼观文化旅游产业板块等“十板块”。

  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五区一港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优化调整,强化“一区一主业”,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六章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致力打造半导体、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三星项目为引领,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培育壮大电子级多晶硅、大直径单晶炉和硅片制造等配套产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新型存储器产业中保持世界领先。依托中兴、华为、酷派等重点企业,带动整合智能终端整机及零部件、芯片、系统和应用软件研发设计制造企业,打造千亿规模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加快西安工业云、大数据服务平台、西安软件园云计算中心以及大中型企业云等项目建设,围绕美林数据、银河数据、大东国际等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工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打造大西安大数据应用产业体系。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开发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推动系统和终端升级换代。到2020年,全市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生物医药。重点在生物检测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与生物药、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西安强生供应链基地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小分子药物研发,重点推进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的产业化。依托陕西省中药材资源和步长集团等领军企业优势,大力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筛选一批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研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以高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区为核心,依托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力量,加快生物医药的研发。依托金花、迪赛、清华德人等生物医药企业,开发转移因子、胸腺肽及人血免疫制剂等优势产品,大力推动工程皮肤生产化项目。促进美国强生公司疫苗项目落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单克隆抗体、控缓释制剂及新型诊断试剂,研发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疫苗、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依托蓝港数字等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到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新材料。主要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复合、纳米、智能材料。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稀有金属、电子信息为主的特种功能材料以及以纳米吸波、碳纤维、陶瓷基等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围绕西部超导、西部金属、西安隆基硅、星王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大高效光伏电池材料、电子单晶制备、钛合金丝棒材等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推进隆基硅金刚砂线薄片切割、西部超导高性能航空用钛合金丝棒材、洗净电子单晶制备生产线等新材料产业化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整体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认真落实《西安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围绕数字化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应用创新。依托西电集团、西玛电机等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备发展,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成套装备,以及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及关键部件,打造500亿输变电产业集群。依托西门子信号、永电电器等龙头企业,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技术、节能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新型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延长配套零件发展的产业链,打造中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快陕鼓能量转换设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扩大通用专用装备制造规模。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西安制造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到2020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拥有中国质量奖1家、陕西省质量奖12家、西安市质量奖28家以上。

  航空航天。航空产业方面,围绕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构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保障等完整产业链。以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航空类研究所以及西飞、西航、庆安集团等骨干航空企业为主体,围绕大中型、支线、通用飞机项目,加快推进新舟700飞机、小鹰700通用飞机、民用无人机研制和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C919大型客机、ARJ21支线客机研发及生产。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转包生产及航空配套服务等领域。航天产业方面,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依托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在西安的科研机构,以航天动力、卫星有效载荷、卫星应用为主导,重点突破北斗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技术、GNSS数据处理、北斗行业应用集成系统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等关键技术。推动以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北斗导航、授时、通信及位置服务为主业的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依托卫星应用海量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和先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支持陕重汽、比亚迪、金龙汽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千亿陕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兵器集团房车基地、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涵盖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配件配套、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全国自主品牌重卡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60%

  第七章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特色产业

  深度挖掘、整合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深化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打造各展风采的“寻根文化”展示基地。围绕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构建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演艺休闲、旅游节庆、特色会展、现代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大七贤庄、北院门等历史特色街区建设力度,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老街区、老宅院。提升秦腔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水平,将易俗社、三意社和周至秦腔剧团等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秦腔艺术团体。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出版传媒、影视产业、文体休闲、动漫创意、文化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出版产业,培育发展网络“云时代”的数字出版产业。打造动漫作品原创与加工、人才培养、研发孵育、成果展示等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动漫技术支撑平台。以西影集团、曲江影视为引领,构建集影片策划、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特效配音于一体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曲江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园区。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整合壮大曲江系列文化品牌,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力量,跨区域整合运作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引导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文化创意企业品牌化培育机制,推动一批自有文化品牌成长,支持大唐西市等民营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策划实施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影响力,把西安建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全国文化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产业高地。

  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使西安成为华夏文明之源的展示窗口、全球旅游文化产业高地。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5%左右。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19。实施历史文化旅游和自然山水旅游两轮驱动战略,推动旅游产品向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讲好故事,引导旅游方式向深游细品转变。加快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开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继续开行“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不断扩大丝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打造集航空工业旅游、博物馆群、飞行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文化旅游。丰富以《梦长安》、《长恨歌》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充分发挥西洽会暨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会展节庆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带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餐饮、商贸、娱乐、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加快完善我市购物、美食、休闲、文化等设施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积极争取在重点商圈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或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西部商业中心。加快曲江、大兴等新兴商圈建设,抓好东大街、解放路、小寨、土门等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推进长安路、唐延路等现代商务聚集区建设。建设一批以“永兴坊”、“簸箕掌”、“沙河水街”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聚集区,建设和改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街区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消费带动明显的特色街区。支持餐饮企业争创名牌和标准制定工作,大力扶持清真食品产业,进一步弘扬中华老字号及陕菜品牌。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建立旅游市场环境改造提升等综合管理机制,引导文明旅游消费。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游客集散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旅游创客空间。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大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

  第八章 做强现代服务业

  以国家、省、市各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服务业聚集区,推动科技服务、金融、现代物流、会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健康养老、家庭服务业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服务业高地。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400亿元。

  科技服务业。围绕“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等科技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加快推进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扶植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金融业。全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及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和绿色金融,在提升长安路金融街区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核心、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为两翼的“一区两园”格局。加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金融信息中心、汉城国际金融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西安民间金融街二期建设,打造在西部具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聚集区。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组建西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支持西安银行、长安信托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面向中亚、西亚的离岸金融业务,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加快培育发展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新业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左右。

  现代物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货运航线、铁路班列网络,强化多式联运设施衔接,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专业仓储物流,加快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流。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一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构建工程、产业联动发展工程、产业园区聚集工程、物流配送示范工程、投融资创新工程、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电子商务普及工程、口岸服务提效工程”的物流发展八大工程,把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和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港。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50亿元。

  会展业。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形成高端国际会议产业、规模化的自主品牌会展产业、与西安支柱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会展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布局。推进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区、临潼高端会议及假日旅游特色会展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新兴产业及体育综合会展区建设。加快发展品牌会展,引进国内外品牌会展活动,支持知名会展企业参与我市会展业市场运作,培育壮大自主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产业会展,推动会展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发展学术会议和企业年会;加快发展智慧会展,建设会展业大数据中心,开发会展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完善会展场馆无线网络设施;加快发展城市会展,助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信息服务。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强化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重点发展金融、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服务,数字导航、医疗电子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电子商务。加快京东西北电子商务基地、苏宁云商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基地、国美电器集团西北电子商务及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电子商务的综合配送能力,提高快递行业服务水平。建设以西安电子口岸为依托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面向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城市旅游、商贸零售、文化出版、建材家居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电子银行在线服务功能,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数据共享机制,打造全国一流、面向民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打造5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0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5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到2020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35%

  健康服务业。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体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设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推进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建设,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推进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家庭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智慧健康服务,重点发展针对提高社区人民身体健康管理品质的智慧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检测系统、健康云服务平台等。到2020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4%左右。

  第九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

  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体战略,紧紧依托城市在资金、科技、消费、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一区、三带、七板块”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培育35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做强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抓好秦岭北麓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鼓励园区推行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开发,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到2020年,全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200个,其中省级园区36个,核心园区50个,总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值超过60亿元,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单位面积产值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0%

  推动农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新农村现代网络物流,重点抓好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信息发布与交易结算系统、交易仓储设施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推进全市镇村网络全覆盖,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十三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落实西安市政府《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坚持以企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继续实施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小巨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促进科技与草根创业融合,全面落实国家商事制度改革,放开创业市场准入,激活全社会创业活力。

  加快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努力构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公共研发平台、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双创载体300个,使用面积2200万平方米。继续支持高新、经开、航天、航空依托园区优势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融合新技术和“互联网+”理念,吸引和聚集科技人才开展特色创新创业,努力培育科技小巨人及后备梯队。大力支持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曲江文化科技创业城、西户科技创新园建设,重点推进碑林与腾讯、曲江与北大产业园、高新区与交大三个重大合作项目建设。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及社会机构创办众创空间,加快人才创业和技术成果转化。

  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研究,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保障体系,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知识产权以及财税、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工商登记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信息服务。大力开展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加大舆论宣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倡导敢为人先、顽强拼搏、宽容失败的创业精神。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调整侵权举证责任等改革路径,完善侵权判定的工作机制。先行先试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司法审理模式、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等改革任务。建立维权援助制度,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利用、许可交易机制和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十五章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产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聚集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端人才培养与交流中心为契机,不断完善国际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构建西安国际人才网络化平台,增强西安在中亚市场的人才竞争优势。开展国家重点引智项目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十三五”期间,引进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2500名。

  加快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大规模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20个,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组织实施蓝领振兴计划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十三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4万人,其中党政人才4.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92万人,高技能人才50.9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加快人才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办法,引导和建立多种评价体系。完善各类有荣誉称号的专家选拔方式,完善中青年专家选拔与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入选国家级专家50名,省级专家30名,市级各类专家400名。在境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规定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专家证》和居留许可。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有序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积极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做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平台,搭建专家服务社会平台。

  第三十三章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依法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实施13年免费教育。加强教育资助工作,认真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加快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置、设施配套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加快城市新区学校建设,推进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改善农村地区、贫苦地区办学条件,所有区县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5%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3%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继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工程,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加快教育“互联网+”项目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西安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推动教师、管理者教育技术能力达标。加快职教资源整合,加强培养社区管理服务、健康养老、家政护工、心理辅导等专业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升。加快推动市属高校转型发展,支持西安文理学院与驻市高校加强合作,共建重点学科及硕士学位授予点。强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融合,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强化体育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审美能力。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提升市属高校水平为目标,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增强学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其学科门类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逐步完备,力争“十三五”期间成为颇具实力的“西安大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巩固和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巩固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成果,完善高中阶段教育考试招生模式。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教师任职资格和招聘制度,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办评分离步伐,切实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实施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为抓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高层言论

高校转型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 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

编者按: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10日(星期四)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高校转型的。请问袁部长,在高校转型的工作当中具体有什么样的想法,另外哪些高校会转型?谢谢。

  袁贵仁: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刚才说,我们已经达到40%的毛入学率,现在中国有25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学生,居世界第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经济升级、产业转型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这个不合理就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也就是大家经常批评的,说我们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都在培养学术型的人才。

  这种发展的结果,我们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吻合,它直接引发出另外一种后果,一边大学毕业生比较难得找到一个适合的岗位,另外一边用人单位比较难得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这就是我们讲的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所以我们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我们经常还这样说,要鼓励、推动或者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这个没有歧视地方高校的含义,因为中国的高校一部分是国家部委管理的,一部分是地方管理的。部委管理的学校只有一百多个,大部分是属于地方高校,而这些地方高校又是适应我们高等教育这种大众化的需求新设的、新升格的,因此他们要率先转型,从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来适应当前经济转型的需要,来适应我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转型的目的。

  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因为设置专业,可能有的学校专业贵的设的少,要花钱,包括工科、理科,相对文科成本就比较低,这个结构就是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匹配,所以转型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调整专业设置。

  转型的真正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大家都知道,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有所不同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通俗一点,科学家和工程师有共性还有个性。爱因斯坦的活,爱迪生干不了,爱迪生的活,爱因斯坦也干不了,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是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很难说谁更重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转型来培养更多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在一线能够从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这是我们转型的方式。

推进的办法就是试点推动,典型示范。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二十多个省、两百多个学校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型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已经拉开了序幕,我们教育部门会会同有关部门,第一,加强指导,第二,给予支持。第三,总结推广。我们的希望是,按照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来形成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来提高我们适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质量。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会把这件事情不断地推向前进,使得我们高等教育既有世界最大的规模,也有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结构。当然最终是要有世界最好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推进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考虑。谢谢。

装型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六所样本

《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长助理李克军教授等著,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基于对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度调研,介绍了六所样板学校,认转型发展的样板——常熟理工学院;政府主导的样板——临沂大学;国际合作的样板——合肥学院;行业发展的样板——南京工程学院;校地互动的样板——台州学院;民办高校的样板——黄河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朱士中校长指出,常熟理工学院是我国第一个直接将“转型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理念明确提出来的学校,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者。学校早在2004年升本之初,就明确确立了“培养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以机械、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管理六大应用性学科专业群为核心的学科专业结构。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形成了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新特色。学校明确提出“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坚持走互动发展之路、坚持走质量办校之路”的转型发展战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发展规划,较好地实现了从师范教育为主向理工应用为主、从传统形态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两个转型”,并基于转型发展的实践,深入开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既推动了学校自身的转型发展,也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

据悉,《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是以李克军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的最新专著。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应邀为该专著作序,认为该专著较好地将高教理论研究与院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将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层面,并以此作为办学特色培育的切入点,探索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可靠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从专科升格或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本科院校,截止到20154月,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达到408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944所)的43.2%。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主体。(摘自中国高校之窗,有删节)

呈送:校领导、各学院、各职能部门

   2016年4月7

上一条:专业建设七大标准 下一条:决策参考201601期

关闭

Copyright @ 2012-2019  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